2025年度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及申请指南
一、申请与审批程序
1. 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2025年开放课题基金,现面向国内外开放设立。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产业部门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55岁以下,并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申请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实验室特别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开放课题基金。
2. 研究内容应符合实验室公布的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并具有明确的前沿性、创新性及应用前景,有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研究能力。开放课题的资助期限为1年,资助额度为2万元/项(一般项目)或5万元/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设2-3项,重点项目设1-2项。申请者填写《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签署同意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9月30日前递交实验室。
3. 实验室组织专家组对所受理的开放课题进行综合评议,择优立项。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后在网上公布并书面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申请人在接到获得资助的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实验室签订项目研究合同。
二、管理办法
1. 申请课题被批准立项后,将在实验室设立相应经费帐户,实行课题单独核算,课题经费的各项开支标准,均按商丘师范学院财务制度规定执行。各项开支应按时在本实验室签署意见后在商丘师范学院财务处报帐和结算。开放课题经费只能用于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开放课题经费的支出范围包括:资助课题直接有关的科研费用(包括材料费、专用小型仪器及设备购置费、仪器设备租用及维修费、加工费、测试费和协作费)。课题经费于办理结题手续时一次性拨付全部资助款项,并同步完成相关报销手续。
2. 利用开放课题基金完成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为本实验室和研究者单位共有。所提交的全部学术论文必须注明为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并在论文署名中体现本实验室署名单位及合作人员。实验室的中文名称为: 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英文名称为Henan Key Laboratory of Bio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Sensing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3. 开放课题于2026年底结题,所有获资助的课题在研究期限结束时均需提交《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结题报告》和已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复印件;若课题完成期限需要延长,课题负责人应在该课题到期一个月之前,向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该开放课题经费;未能结题的项目,余下经费将转为新的开放课题经费。
4. 获资助项目为一般项目的,应公开发表 1 篇及以上中科院 2 区(含)以上SCI收录论文; 获资助项目为重点项目的,应公开发表 3 篇及以上中科院 2 区(含)以上SCI收录论文,且至少包含 1 篇中科院 1 区SCI收录论文;开放课题执行期间,以“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单位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重点实验室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5.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负责对此管理条例进行解释。
三、申请指南
符合以下研究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1. 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技术研究,2. 神经变性病精准诊断研究,3. 疾病诊断装备研发,均可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开放课题。联系人:朱旭老师,邮址:476000 商丘市文化中路298号,电话:13693702502,E-mail:swcgkfkt@126.com。截止时间: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