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简介

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2月批准建设,2022年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良好。依托的分析化学学科为河南省第七、八、九批重点学科,2023年终期验收结果优秀。实验室前身为2006年徐茂田教授从中南大学回到商丘师范学院后建立的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2009年被遴选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商丘市重点实验室,2013年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联合成立了中美联合实验室,2015年成功获批为河南省第五批博士后研发基地,《现代分析技术》课程在河南省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入选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与清华大学化学系、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商丘市中心医院和上海曼克尔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方联合成立了“商丘师范学院分子诊断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自获批建设以来,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针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应用中分析检测的需求和重大应用基础科学问题,聚焦开展了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9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1名,博士39名。设备仪器总值250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平米。下设有界面组装与生物传感,微纳材料制备与传感,功能分子设计与色谱分析三个研究方向。

建设期间,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批及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2项,执行经费673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21项,其中面上基金9项,青年科学基金9项,NSCF-河南省联合基金3项。1人获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中原千人计划,1人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2人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支持,1人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4人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0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30篇。正在申请受理中的国家专利24项,获批的国家专利25项。

本实验室一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及以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建立的有利条件,通过聘请首席科学顾问、首席项目专家、互派访问学者、项目合作研究、学术会议、进修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发展前沿,并力争使现有的研究方向处于国际研究前沿。本实验室还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积极筹备学术会议的召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讲学,设置开放课题,扩大实验室影响,提高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

自获建设以来,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开放课题面相国内及省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开放,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学术访问、深造和业务交流的条件。同时坚持有利于本实验室特色建设的开放课题的设置原则:开放课题必须符合实验室总体定位,项目应属国内国际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对实验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